新三板改革再次成為證監會下一年的重點任務。12月24日,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對明年的工作進行了研究,明確了證監會下一步要做好的九個方面重點工作。新三板改革與創業板改革并列,成為了2019年證監會工作的第二大重點。
12月20日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稱,新三板全面改革具備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2019年“改革思路已經形成,下一步的推進會越來越清晰”。
下半年以來,為了扶持中小企業,從國務院到各部委的會議文件都在催促著新三板的改革。
受制于流動性缺失,2018年新三板市場經歷了股指下跌,成交萎縮,發行融資腰斬的市況,摘牌企業多過新掛牌企業,投資者對制度改革的期盼愈加濃烈。
2018:存量改革奠定基礎
2018年,新三板存量改革不斷推進。
上半年,新三板改革著力點更多延續著2017年底落地的分層與交易改革制度改革的方案和節奏,同時為開啟國際化發展道路埋下伏筆。
分層制度方面,5月25日新三板正式發布2018年創新層名單,新一屆創新層公司提質減量,市場資源集中到頭部企業,精細化分層初見成效。
交易制度方面,1月15日集合競價制度正式實行,6月1日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業務暫行辦法公布,新三板做市轉讓、集合競價、盤后協議轉讓和特定事項協議轉讓這四類交易方式全面落地,為新三板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渠道。
“新三板+H股”是上半年新三板的一大亮點。4月21日,全國股轉公司和港交所簽訂合作備忘錄,意味著全國股轉公司與港交所攜手推動兩地掛牌,新三板正式開啟國際化之路。12月24日,“新三板+H股”成果顯現,君實生物作為首家新三板公司登陸港交所。
下半年以來,推進新三板制度改革的動作不斷。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10月19日表示,“推進新三板發行與交易制度改革,提升對掛牌企業的融資服務能力。”
全國股轉公司新任總經理徐明正式到任后第五個工作日,新三板啟動第二輪存量制度優化改革。對定向發行、并購重組制度進行了優化,出臺了做市商評價制度。
11月23日,全國股轉公司官網發布《全國股轉公司編制新三板引領指數系列方案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市場指數體系》一文,進一步聚焦新三板先進行業和特色行業的頭部企業。引領指數推出的預期點燃了投資者的激情,掀起了七連陽的行情。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彭海認為:“相較于2017年,在提高企業的融資效率和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2018年新三板落在實處的存量優化制度較多,監管層正在給市場各界愈發統一、明確的信號。雖然近期就緩解民企融資政府有一系列政策支持,但是新三板需要全局性的增量改革才能在2019年提高市場的直接融資比重。”
2019:增量改革值得期待
曾經,很多人詬病新三板改革推進緩慢,是由于市場定位不清,制度滯后,企業魚龍混雜。2019年,新三板除了解決自身的問題,還要面臨科創板推出之后,優質資源流失的風險。增量改革迫在眉睫。
最近謝庚的一則公開發言,定調了新三板的地位,為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改革厘清思路,也為低迷的市場提振信心:“股轉公司形成的核心思路是首先要把市場的效益釋放出來,讓所有的市場參與人都能各得其所,形成一個生態平衡的市場,以便更好地提高市場的融資能力和流動性水平。”
針對海量市場的需求分化,股轉公司下一步將通過提供更高效率的發行機制安排,以更好滿足新經濟等高端企業的融資需求;大大降低發展較早期企業的規范成本,讓企業更有獲得感。“總之一句話,通過市場的精細化分層和更加清晰的差異化制度安排,使市場各得其所。”謝庚表示。
今年以來,“精選層”已成為了被市場各方普遍認可的新三板增量改革的突破口。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系常務副院長范小云《關于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增設“精選層”的提案》認為,目前解決新三板存在問題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推出精選層,將精選層交易的投資者門檻降到100萬元,并實施連續競價。
盡管對于精選層的設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精選層必須是涵蓋了一攬子配套政策的精選層,包括投資者門檻,交易制度等。
年底推出的新三板引領指數系列,被認為是精細化分層重要的前置條件。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股轉公司編制新三板引領指數系列的基本思路是在充分研究新三板市場結構性特征的基礎上,從市場層次、投資者認可度、產業特色、創新能力等方面,聚焦新三板頭部企業,多維度、分批次地推出具有新三板特色的指數,以進一步地降低投資人信息搜集成本,提高優質企業的辨識度,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指數跟蹤分析標的。
展望2019,在各方呼吁中,相信以精細化分層為核心的新三板改革將會漸次推出。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qsfba.com/2968.html